溯源系统流程
追溯系统在追溯数据采集过程中主要运用RFID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减少人为干预以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数据篡改的风险。
在种植过程中:将园区内的生产单元(地块)与RFID标签进行一对一绑定,RFID就是该地块的唯一编码。在日常生产管理时,无论是种子种苗信息还是管理员通过生产管理系统进行的农事安排信息(如:打药、施肥、除草等),均会自动同步到RFID上进行储存。部署在田间的传感器和气象站也会将相应的环境信息,按周期自动同步到软件平台上,供后期调用。
在农产品采收时:将采收RFID绑在采收托盘上,采收哪一个地块的农产品就将该采收RFID与该种植RFID进行关联。种植RFID的种植过程数据将同步到采收RFID。本操作方式支持某一地块的多批次采摘。
采收完成后:将进入加工包装环节。每加工完一批次产品,将利用该批次的采收RFID数据,在系统中生成追溯二维码和出入库条码,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贴在产品最小外包装上。
完成加工包装环节后:制作好的成品可扫描出入库条码直接入库。入库时间和仓库环境信息将自动同步到该产品上。产品出库时,同样扫描该出入库条码,出库时间信息将同步到该产品。
在物流运输环节:用于定位的北斗定位系统将安装于车辆内与车辆绑定。如果需要采集运输环节信息,则需要在装车时,逐一扫描产品包装上的条码,将产品与车辆进行绑定。在卸载时,也需要扫描条码进行卸载操作。运输环境可展示的信息包括:车辆车牌、司机、联系电话、运输轨迹、车厢环境、装车时间、卸载时间等。保证农产品运输过程的可追溯。
最后,消费者通过手机或者查询网站,进行二维码扫描或者手动输入查询码,可以查询到所购买农产品的完整追溯信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跟踪和追溯。